2025-08-26 01:07来源:本站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更容易在网上浏览负面内容,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症状。
根据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的一项由惠康资助的研究,心理健康和上网之间的关系是因果的、双向的。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插件工具*,可以在网页上添加“内容标签”——类似于食物上的营养标签——旨在帮助用户对他们消费的内容做出更健康、更明智的决定。这些标签强调网页内容的情感影响,以及它的实用性和信息量。
联合首席作者Tali Sharot教授(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与语言科学,马克斯普朗克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精神病学和老龄化研究中心,以及麻省理工学院)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浏览负面内容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而且还会积极地使其恶化。”这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健康挑战可能会持续下去。”
超过1000名研究参与者回答了有关他们心理健康的问题,并与研究人员分享了他们的网页浏览历史。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访问的网页的情绪基调。他们发现,情绪和心理健康症状较差的参与者倾向于在网上浏览更多的负面内容,浏览后,浏览更多负面内容的人感觉更糟。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操纵了人们访问的网站,让一些参与者看到负面内容,让另一些人看到中性内容。他们发现,那些浏览负面网站的人随后的情绪更差,这证明了浏览负面内容对情绪的因果影响。当这些参与者被要求自由浏览互联网时,那些之前浏览过负面网站的人——因此经历了更糟糕的情绪——选择浏览更多的负面内容。这一发现强调了这种关系是双向的:消极的内容影响情绪,而恶化的情绪会推动更多消极内容的消费。
研究报告的共同主要作者、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凯利(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与语言科学、马克斯·普朗克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精神病学和老龄化研究中心以及麻省理工学院)说:“研究结果有助于引发关于心理健康与上网行为之间关系的持续辩论。”
“大多数关于这种关系的研究都集中在使用的数量上,比如屏幕时间或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这导致了不同的结论。相反,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浏览的内容类型,并发现其情感基调与心理健康和情绪有因果关系和双向关系。”
为了检查干预是否可以用来改变浏览网页的选择和改善情绪,研究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谷歌搜索结果中添加了内容标签,告诉参与者每个搜索结果是可能改善他们的情绪,使其变得更糟,还是没有影响。然后,参与者更有可能选择那些被认为可能改善他们情绪的积极标签网站——当被问及他们的情绪时,那些浏览过积极网站的人确实比其他参与者情绪更好。
作为回应,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免费的浏览器插件,为谷歌搜索结果添加标签,提供三种不同的评级,分别是网站内容的实用性、信息量和对情绪的影响程度。
沙罗特教授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食品杂货上看到内容标签,上面提供了糖、卡路里、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信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类似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我们在网上消费的内容,使人们能够在网上做出更健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