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米:印度政府敦促提高谷物产量,以确保安全

2025-08-15 20:14来源:本站

  Researchers are pushing for India to focus on enhancing its production of crops other than rice. ?iStock

  如果印度希望有效解决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影响和营养不良这三方面的威胁,研究人员正在敦促印度集中精力提高其传统主食大米以外的其他作物的产量。

  这项研究是由来自印度和美国不同机构的科学家进行的,这些机构包括印度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印度公共卫生基金会等。

  研究人员把重点放在了印度季风季节通常种植的四种谷物上:水稻、粗谷类指粟、珍珠粟和高粱。这四种作物加起来占2007年至2011年季风谷物总产量的85%。

  对这四种作物的地区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是产量、蛋白质和铁含量、能源使用、温室气体(GHG)排放、用水和基于环境变化的产量变化。

  这些数据被用于在国家层面上执行优化方案,以评估基于以下六个因素的权衡和效益:1)最大限度的蛋白质供应,2)最大限度的铁供应,3)最大限度的能源需求,4)最大限度的温室气体排放,5)最大限度的水需求,以及6)最大限度的气候适应性。

  根据这项研究,印度目前的水稻产量占其谷物总产量的44%,远远超过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小麦(仅在冬季种植)的30%。它还占据了67%的季风谷类地区。

  该研究的作者说:“水稻在雨季耕地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基本的政策体制使水稻种植更加有利可图,扩大了灌溉和其他农业投入的使用,并集中投资于研发。”

  “结果,已经大幅度下降区域用于粗谷类如手指小米,珍珠小米和高粱以及饮食转变远离他们的消费——[但是]这些谷物营养质量更高,更大的单位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比大米。”

  水稻被发现在提供卡路里(74%)、蛋白质(70%)和铁(31%)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它也被发现使用最多的能源(80%),产生最多的温室气体(90%)和使用最多的水(81%)。

  在所有作物中,它也是最没有弹性的,在极端干旱的一年里损失了89%或11.47万亿卡路里,比第二名的高粱少了8倍多,后者在同样的情况下只损失了1.39万亿卡路里。

  这组作者说:“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相对于它在(季风)谷类热量生产中所占的份额,水稻生产对资源利用、温室气体和气候敏感性的贡献是不成比例的巨大。”

  “[这]突出了选择性地增加粗粮在谷物生产中的份额,从而实现关键营养物质供应、气候适应能力和环境的共同利益的潜力。”

  印度粗粮产量的增加预计将显著增加49%的铁供应,平均增加737吨。众所周知,印度约有一半女性患有贫血症,铁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此外,这还将平均增加至多5%的蛋白质供应,至多13%的气候适应能力,减少13%的温室气体排放,最多21%的用水量和最多12%的能源使用,同时保持热量生产和使用相同面积的土地。

  印度粗粮种植

  印度农业部长纳伦德拉·辛格·托马尔在当年3月宣布2018年为“全国小米年”,试图推动更多农民将粗粮作为替代作物。

  “小米因其营养而闻名。它们耐旱,不敏感,能抵抗气候变化。种植小米比种植水稻和小麦需要更少的水,”托玛在他的声明中说。

  小米也在国家的公共分配系统(PDS)下向公众分发,但鉴于大米在印度的持续主导地位,这似乎还不够。

  “尽管我们观察到多重的共同利益,经济因素在决定农民的作物选择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并且可能解释了转向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历史转变,”作者说。

  “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已经制定了保证最低支持价格(MSPs)和大型采购目标,以供应像PDS这样的国家粮食安全项目,这些市场扭曲使得粗粮生产缺乏经济吸引力。”

  尽管最近印度政府和几个邦政府在MSP采购小米和高粱等粗粮,但这一努力仍处于初期阶段,而且还有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该研究还说:“除了作物的价格,农民的盈利能力还取决于生产投入成本(和消费者对作物的需求)。”

  “饮食中的[这种需求和粗粮的增加]将取决于人们的支付能力——计划将粗粮纳入PDS可能会缓解这一障碍。”

  研究:评估印度后绿色革命谷物的可持续性

百读八八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